服务热线
全国销售热线:

0755-84652995

开云综合官网地址

13808839053

开云平台入口

工作日9:00-17:00

行业新闻

全市政法机关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召开

时间: 2023-09-04 14:33:16   作者: 开云综合官网地址

  会上,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二级调研员曹阳介绍全市政法机关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相关情况及下步打算。市法院三级高级法官彭海杰,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彭长林,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姜斌,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阳作明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全市政法机关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法治思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对标市委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决策部署,着力优化法治供给,提升法治服务效能,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22年度营商环境法治指标测评我市处于全省前列,依法治省考核我市列全省第一,并被列为全省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今年上半年全市公众安全感达98.9994%,居于全省第一方阵,连续13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全市各级政法机关坚持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扛牢扛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彭学凯同志格外的重视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主持召开专门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市委政法委出台《全市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措施》《全市政法机关“访千企、进万家、优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方案》《全市政法机关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活动方案》等文件,并牵头建立了政法机关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法治化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等制度。市政法单位跟进出台配套相关的指导性文件20余份,推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具体举措100余条。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推动全市政法机关凝心聚力共同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治服务与保障。

  全市各级政法机关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案案都是营商环境”理念,通过具体案件办理,对企业依法平等保护,助力企业转型发展、渡过难关。一是强化涉企案件审限管理。持续深化“分调裁审”,建立涉企纠纷“立审执”快速通道,高效审结涉企案件,并对涉企案件快执快办,及时兑现企业胜诉权益。加大“执转破”案件清理力度,加快僵尸企业出清,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依法审慎办理涉企案件。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性措施,对涉企刑事案件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最大限度降低办案对企业合法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推动行政执法机关柔性执法,实行“首违不罚+信用监管”,对34个执法领域495项执法事项实施包容免罚。三是助力企业长远发展。推进涉企合规改革,对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依法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建立合规制度、履行合规承诺,帮企业排除生产经营障碍。完善市场主体救治机制,设立551万元的破产援助专项资金池,为“无产可破”案件的办理提供资金保障。

  安全稳定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础。全市政法机关充分的发挥职能作用,着力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加强园区治安防控。持续推进园区“雪亮工程”等安防设施建设,全市园区共建成一二三类视频9000余路,实现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监控视频全覆盖。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为牵引,发动“平安义警”、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加强企业内部和周边街面治安巡逻防控力度。二是开展园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今年以来,全市共摸排调处涉企劳资、员工内部等纠纷201起,妥善处理涉企员工涉稳事件4起,有效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诉前、化解在园区。三是持续打击涉企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伪劣商品、恶意欠薪、非法讨薪等违法犯罪,以及强买强卖、强揽工程、欺行霸市破坏市场环境等不法行为,依法维护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社会秩序,让财产更安全,让权利更有保障。

  近年来,我市聚力建立健全法治服务机制,为公司可以提供专业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优质法治服务。一是倾听心声精准服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并且开展全市政法机关“访千企、进万家、优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截至目前全市政法机关共走访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1948个,征求意见问题547个,办理解决涉法诉求312个。二是延伸末端高效服务。致力于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全市共设立“园区法官服务站”“非公维权检察联系点”“园区警务室”“公益法律服务工作站”56个,为公司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指导和法治服务。三是务实举措优化服务。法院降低涉企维权成本,对确有困难的企业,减交、缓交诉讼费400余万元。公安机关推行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服务,切实为非公有制公司可以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服务。检察机关发挥与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职能作用,开设非公经济控告申诉“绿色通道”。司法行政机关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助企法律服务团,将全市380名优秀律师志愿者导入“吉事即办·惠企通”平台,常态化推进“法治体检”,促进企业依法治企、防范风险。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吉安市各级政法机关坚持以高质量政法工作品牌助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不停地改进革新工作方式方法,优化法治服务供给,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如市法院通过深度运用“审判e管理”平台,进一步缩短民商事案件审理时限,提升民商事案件的审判质效。“审判e管理”作为全省法院唯一代表(全国仅8家)获评最高人民法院首届“人民法院改革创新奖”。市检察院在全省地级市率先建立合规管理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泰和县检察院和县工商联共建沟通联系机制,推动形成非公企业维权工作合力,被全国工商联、最高检评为工商联与检察机关沟通联系机制100对典型事例(2019-2022)之一。遂川县法院成立全省首个以狗牯脑茶品牌保护为特色的巡回审判点,为茶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青原区公安局探索推出“一站两警+N员”警务工作模式,构建了“警务资源在园区覆盖、治安动态在园区掌控、矛盾纠纷在园区解决、便民服务在园区落地”的园区治理格局,相关经验做法被《人民公安报》报道。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全市政法机关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全省一流营商环境市”的建设目标,切实发挥政法机关“主力军”作用,以开展提升年活动为抓手,持续优化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吉安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提问:加强审判管理,提升审判质效,是维护公平市场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请问,全市法院在这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市中级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彭海杰:近年来,全市法院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及上级法院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坚持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充分的发挥法院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服务保障作用,把“人人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理念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为全市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服务和法治保障。2022年吉安中院两项牵头指标“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考核均取得优异成绩,考核结果位居全省前列,其中“执行合同”在第三方评价中的考核结果位列全省第一。全市各基层法院“办理破产”指标有7个位居全省前50名,“执行合同”指标有5个位居全省前50名。吉安中院被评选为2022年度江西省营商环境先进集体。 详细情况如下:

  一、立足审判职能,让司法公正落实落地。依法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推动形成公平开放透明市场环境。2023年1月至7月,全市法院共审理民商事案件26370件,其中审结涉企案件纠纷11692件,包括劳动争议纠纷、买卖合同纠纷、借款纠纷等案件,强化了市场主体的契约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了市场经济活力。推动企业内部治理规范化、市场化、法治化。2023年1月至7月,共审理公司类纠纷5362件,妥善处理公司决议纠纷,依法认定公司决议效力,维护企业内部自治,防止司法过度干预公司治理,加强对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响应知识产权审判机制改革,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经最高院批准、省高院指定,在吉州区人民法院挂牌成立全市首家知识产权审判庭。深入推动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制定了《深入推动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工作方案(试行)》,推进知识产权审判规范化、系统化。2023年1月至7月,全市法院共审理知识产权案件338件,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激励社会创新。健全知识产权多元化解纠纷机制,与市市监局、市版权局联合制定《关于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与司法确认衔接工作机制的意见(试行)》,深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无缝链接,畅通知识产权快速保护通道。

  二、聚焦审判管理,让司法质效提速提质。加强源头治理,多元化解涉企矛盾纠纷。引入分调裁团队入驻诉讼服务中心,针对涉企案件,全面发挥诉前调解先导作用和速裁团队的专业调解水平。成立“法院+工会”诉调对接机制,充分的发挥法院司法能动性和工会服务民生的职能作用,高效化解职企矛盾,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深化完善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建立繁简分流操作规程、要素式裁判文书模板,标识“速裁法官”“简案”等,实现科学分流,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提高审判质效,减轻企业诉累。深化审判管理“三平台”监管功能,全流程加强“发改再”“四类”“长期未结”案件监督管理,建立双通报和月通报制度,对涉企案件的审理,严格审限变更审批程序,切实加快办案进度。自平台运行以来,已累计对2208件“发改再”案件开展监管和评析;已累计监管“四类案件”6401件,其中,院庭长主动监管3605件,占比56.32%;已在线个月以上未结案件0件,18个月以上未结案件一直处在低位运行状态。

  三、依托“智慧法院”,让司法便利增点增面。完善诉讼服务,开通涉企纠纷立案绿色通道。制定涉企案件诉讼服务“绿色通道”实施方案,对涉企案件依法速办。在诉讼服务中心提供自助立案设备,为当事人提供智能诉状自动生成、立案风险评估、自助复印打印等功能,方便当事人自主立案、自主网上阅卷。科技助力,利用移动微法院、律师服务平台、多元化解e平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开庭、网上调解等一体化诉讼服务,降低诉讼时间成本,维护企业合法权益。2022年1月至今,全市法院网上立案35822件,跨域立案504件,在线万元。推进“三书”电子送达,在送达管理平台及无纸化办案系统中上线“三书”电子送达平台,积极地推进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的电子送达应用,实现一分钟即可收到裁决书。

  四、强化制度建设,让破产机制完善完备。积极地推进破产审判专业化建设。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均已成立破产审判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破产审判合议庭、配备专职法官助理。中院增挂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印发了《关于破产案件审理绩效考核暂行规定》,明确了破产案件折抵普通案件的工作量,完善破产案件折算体系。加大“执转破”工作力度,对执转破案件适用快速审理方式,加快僵尸企业出清。2023年1月至7月,全市法院审理的100件执转破案件,均适用快速审理方式,有效提升办案质效。加大积案清理力度,制定破产积案清理责任表,明确积案清理目标方案。深化府院联动机制,设立破产案件援助专项资金,建立全市两级法院破产案件援助资金池551万元,制定《吉安市破产案件援助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试行)》,规范破产案件援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2022年1月至今,全市法院使用破产援助资金共计74.7261万元,援助案件52件,为“僵尸企业”出清提供保障。

  五、狠抓执行工作,让权利实现不打折扣。开展企业信用修复行动。两级法院积极运用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机制,对已经履行法定义务或达成和解的被执行公司进行信用修复,及时将失信企业移出失信名单。2022年1月至今,全市法院共对358件案件适用修复机制。深化执行流程集约化改革。完善执行事务中心建设,建立快执中心,推动实现“简案快执、难案精执”。2022年1月至今,全市法院对43973件执行案件进行繁简分流,结案平均用时节省了26.96天/件,大幅度的提升了办案效率。强化案款管理,建立健全超期案款动态管理机制。坚持日通报、不定期实地督查督导,2023年1月至7月,全市法院发放执行案款9.1亿元,坚决防止超期发放案款行为。截至目前,全市法院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审限内执结率为99.97%,排名全省第5,首次执行结案平均用时为36.32天/件。

  六、大胆改革创新,让品牌建设唱响唱亮。全市法院在优化营商环境领域大胆探索,创新“审判e管理”平台,构建监督管理新机制。吉安法院“审判e管理”工作经验、做法可复制、可推广,具有开创性、突破性、攻坚性、引领性、实效性,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2021年吉安中院获全省“审判e管理”示范法院;2022年吉安中院“审判e管理”作为全省法院唯一代表获评最高人民法院首届“人民法院改革创新奖”,全国仅8家法院获此奖项。该创新事例被江西高院评为2022年服务保障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十大典型事例之一。另外,吉安法院创新设立园区法官服务站,为园区公司可以提供“精准化”“定制化”“便捷化”“常态化”司法服务,助推园区企业涉企纠纷快速多元化解,消除企业经营法律障碍,该创新举措被评为吉安市深入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典型案例。

  记者提问:请问全市检察机关在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绩?

  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彭长林:近年来,我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在非公有制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忠实履行检察职能,强化责任担当,能动履职,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努力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法治服务和有力司法保障。根据本市实际,制定了《吉安市检察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22条举措。今年以来,我市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积极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一是注重工作落实。引导办案人员依法审慎办理涉非公有制企业案件,贯彻落实好认罪认罚从宽、平等保护等工作要求。全方面开展涉企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对涉非公有制企业案件,要求做到每案必审,依法降低涉非公有制企业案件羁押率,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今年以来对3名涉案民营企业主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二是注重机制建设。今年上半年,我们牵头召开第三方机制管委会第二次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吉安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规则(试行)》《吉安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组织运行规则(试行)》两个规范性文件,为全市合规改革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近期又制定了《吉安市检察机关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工作规程(试行)》,助力法治化、规范化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三是注重听取意见。送法进园区、进企业、进商会,认真听取市场主体的司法需求和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带领企业依法依规经营。按照上级部署,相继开展了“访千企、进万家、优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和非公有制企业司法保护专项活动。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非公企业维权办和驻十三个工业园区检察联系点共为公司可以提供法律咨询、法律风险提示、解决实际问题等28次,办理非公企业诉求21件。

  二、立足检察职能,依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一是充分履行刑事检察职能,合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今年以来,吉安市检察机关坚决打击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强迫交易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共起诉此类犯罪135人。开展发挥检察职能助力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共受理审核检查起诉安全生产类刑事犯罪5人。为着力营造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全市检察机关充分履行审查逮捕、审核检查起诉职能,突出打击敲诈勒索、非法拘禁等侵害企业家人身财产权益的犯罪行为,起诉5人。深入推动公平竞争政策实施,严厉打击商业贿赂、串通投标等妨害企业的管理秩序和扰乱市场秩序犯罪,起诉16人。巩固拓展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成果,起诉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洗钱等危害金融安全类犯罪32人。深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推进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改革,督促指导吉州区检察院做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一审案件集中管辖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犯罪,加大对涉及高新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1人。加强对企业家的司法平等保护,依法不起诉5名涉案民营企业主。二是充分的发挥民事行政职能,合力营造高效务实政务环境。扎实开展“充分的发挥民事检察职能、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专项活动,积极开展涉市场主体生效裁判监督、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监督、违规适用执行信用惩戒措施监督、民事信访案件清理和涉市场主体破产程序监督等工作。今年以来,全市两级检察院共办理涉市场主体民事诉讼监督案件106件,行政诉讼监督案件21件,促进民事矛盾纠纷化解 167件,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26件。办理影响非公经济发展的民事执行监督案件15件。三是充分履行公益诉讼职能,全力加强公益司法保护。今年以来,全市共办理涉企业公益诉讼案件51件。办理涉市场主体公益诉讼案件时,审慎提出“关停”等可能会影响公司制作发展的诉讼请求和检察建议。四是深入推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着力打造“一单共享、双轨并行、梯次推进”的合规改革工作品牌。充分的利用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更加重视做好合规“后半篇文章”,加强行刑衔接,落实对各类企业依法平等保护,助力企业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累计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10件,已适用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案件6件。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下一步我们要按照最高检、省委、市委的要求,进一步树牢能动履职、依法平等保护、审慎谦抑、法理情相统一等理念,立足省情市情紧紧围绕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构建“一主一副、两翼联动、多点支撑”区域发展新格局等战略部署,助推我市“三区”建设,逐步优化举措,精准做实做好经济犯罪惩治、经济金融风险防范、市场主体权益维护和诉求解决、知识产权保护、检察法律服务等工作,健全涉市场主体案件社会调查和影响风险研判、理、矛盾纠纷调解等机制,切实以法治力量维护经济秩序、提振市场信心,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记者提问:请问吉安公安在支持服务企业未来的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营商环境等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姜斌:吉安市公安机关严格落实省公安厅出台的《江西省公安机关关于逐步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服务公司发展的若干措施》,紧扣全市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目标,立足公安职能,一直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全力提升公众安全感和公安满意度。

  一、有效落实支持服务企业未来的发展相关举措。一是简化审批事项,回应群众和企业期待。全力支持民宿业发展,全力支持举办大型文旅活动,放开企业集体户设立限制,优化机动车报废注销监管程序,实行保安服务许可容缺办、就地办。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基础上本着鼓励创新原则,最大限度为企业减负松绑,为企业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二是优化政务服务,提升群众和企业办事效率。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落实落细吉安市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36条举措,研究出台《吉安市中心城区“零门槛”落户细则》,2307人通过“零门槛”政策落户中心城区,工作做法被“江西改革”刊载;优化企业员工居住理、推行机动车线上抵押登记、搭建二手车交易信息查询平台,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增加,二手车交易规模慢慢的变大,但也存在车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影响了群众交易意愿。公安机关搭建二手车交易信息查询平台,就是要方便查询车辆来源、交通事故等信息,让买卖双方都清清楚楚,促进交易量不断的提高。企业和个人均可通过我省“赣服通”平台的“二手车交易信息查询”功能模块查询车辆信息。此外,为满足不习惯使用互联网、手机APP的群众办事需求,我们还在各级公安交管部门车辆管理所业务大厅设置了“值日警官”座席,为有需求的企业和群众提供相关信息查询服务。三是完善涉企帮扶机制,促进公司制作经营更加顺畅。市公安局创新井冈山经开区“一企一警”“项目警长制”等警企联防服务机制,帮助解决企业难点堵点痛点200余个,赢得企业一致好评。加强完善公安机关公职律师运行机制,推行公职律师建议函制度,通过排查相关案件,指出企业经营风险点、提出合理防控措施,提醒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切实防发案、降成本,减少经济损失。四是规范涉企执法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着力规范公安机关涉企执法,减少执法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切实营造一视同仁、公平竞争、公开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严格把握执法界限、防止违规插手经济纠纷、规范适用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更有力地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二、突出公安打击主业,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一是加大打击经济犯罪力度。我们聚焦防控金融风险,常态化开展“扫楼清街”排查整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充分的发挥涉众型经济犯罪监测工具作用,不断的提高非法集资风险预测、预警、预防水平;深入开展“猎狐”“歼击23”等打击经济犯罪专项行动,不断加大对非法集资、涉税犯罪、串通投标等涉众、涉民生领域经济犯罪打击力度,确保市场经济秩序平稳有序。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受理经济犯罪案件110起,破案84起、同比增长29.4%,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06人、同比增长43.4%,挽回经济损失2.14亿余元。二是强化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市公安局将按照省公安厅统一部署,以“昆仑行动”“三大专项行动”为抓手,深入分析当前侵权假冒犯罪规律,聚焦案件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坚持“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目标导向,全面加强线索摸排、案件经营和破案攻坚,不断的提高打击战果。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已对侵犯知识产权类犯罪立案37起。三是提升反诈预警打击质效。我们深入开展“断卡”“断流”“长风6号”集中打击等系列专项行动,创新出台《吉安市公安机关反诈预警见面劝阻工作规定》,持续压降发案、精准宣传、多维劝返,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势头。今年上半年,全市共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750起、同比下降47.37%,损失金额3434.2万元、同比下降55.93%,抓获嫌疑人 1537 人,打掉团伙136个,查处窝点196个;在此项工作中向受骗群众和企业组织预警拦截129.4万余次,开展见面劝阻1.36万次,直接避免群众和企业损失1.5亿元,预后被骗率从5.8%降至2.45%、工作成效居全省前列。

  记者提问:请问吉安市司法行政系统在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阳作明:近年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聚焦影响营商环境尤其是企业反映的执法司法明显问题,充分的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持续完善相关制度,出台相关提升措施,不断为优化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而努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推行优质法律服务,恪守法治为民初心。一是法治体检助企。市县两级行政复议机构联合律师协会,深入数百家企业组织“法治体检”活动,复议办案人员、律师、学者与企业点对点、面对面,现场为企业查找经营中的法律风险,提出预防风险、解决矛盾纠纷的意见建议。二是法律援助暖企。积极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活动,组织法律援助志愿者深入工地、企业、园区等农民工聚集地,广泛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和法规。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共回复和办理群众有关法律诉求175027件,群众满意率为99.9%。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263件,群众满意率100%。三是普法宣传惠企。举办企业“法律明白人”法律知识培训班,培育一批企业“法律明白人”,以点带面推进企业整体法律意识提升。开展“江西营商环境日”集中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展板、现场咨询解答等方式为企业解读法律和法规和各项政策。

  二、倡导人性执法理念,提高法治为民温度。一是转变执法方式。推行柔性执法政策,印发《吉安市不予行政处罚文书和目录参考样式》,明确规范实行“首违不罚+信用监管”。下发《吉安市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2.0版)》,该清单包括四张清单共涉及495个执法事项,包括轻微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不予实施行政处罚清单(423项)、从轻行政处罚清单(31项)、减轻行政处罚清单(15项)和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26项)。2023年1至7月,全市共实施包容免罚案件183219件,免罚金额1191.89万余元。二是注重诉调对接。建立完整商会人民调解组织与人民法院的诉调对接机制,进一步发挥市总商会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专业性调解职能,开展涉企民商事纠纷的诉前调解对接工作。印发《吉安市重大行政争议诉前沟通协调办法(试行)》和《关于共同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的协作意见》,搭建行政争议化解平台,统筹调动行政争议化解资源,形成有效化解重大行政争议的合力。三是实行涉企案件快办机制。在全市园区、商会、企业共设立26个行政复议“园区联系点”,每周指派律师固定时间到行政复议联系点,对有行政复议申请需求的公司进行点对点咨询接待,实现“家门口”的行政复议服务。

  三、发挥执法监督作用,激发法治为民活力。一是严格案卷评查。2023年以来,市司法局组织重大执法决定备案审查和案卷评查工作,共评查案件204件,规范文字记录和执法文书制作,做到全过程记录归档,进一步推进案卷质量管理。组织做好全市执法人员培训,严格执法人员资格审核,切实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二是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通过文字、音像记录等形式,对行政执法所有的环节进行记录,全面、系统归档保存,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全市执法单位共配备执法记录仪4225台,无人机121架,执法记录仪采集站121个。三是开展重点领域督查整治。实行行政执法“月告知+季通报”,进一步压实各级行政执法主体责任。结合今年开展的全市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明显问题专项整治,深入道路交互与通行和运输执法领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梳理全市176个问题进行问题通报并点对点发送《行政执法监督建议函》,推动问题整改和规范执法。

  主办:吉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吉安市大数据中心地址:吉安市城南行政中心



联系电话

1380883905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