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全国销售热线:

0755-84652995

开云综合官网地址

13808839053

开云平台入口

工作日9:00-17:00

做强区域公共品牌

时间: 2024-02-16 08:17:35   作者: 开云网页版在线登录

  硬核锻造的大国重器、誉满全国的特色品牌、巧夺天工的山东手造……最近,在“好客山东好品山东”2023北京推介活动上,一样样山东工农业产品、一条条精品文旅线路,成为这个经济大省动能转换、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的集中展示。

  作为山东重点打造的区域公共品牌,“好品山东”通过政府带领企业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夯实品质基础,涌现出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过硬品牌,广泛涵盖了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地理标志等领域。这一些品牌,产品质量好、社会知名度高、市场影响力大,蕴含着“品质、创新、绿色、文化”的内涵,代表了山东产品和服务的顶配水平,还有一部分已迈向世界级。比如,潍柴动力的本体热效率柴油发动机,是世界内燃机热效率的一大革命性成果;中国重汽黄河X7重卡刷新了全球量产重卡超低风阻极限。这一些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屡屡出圈,也印证了这样一种逻辑——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也是生命力。无论对于一个地区还是一家公司,莫不如此。

  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山东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全国多地已经落子布局。比如,河南省提出,用3年时间培育一批“美豫名品”,打造一批国内、国际知名河南品牌;广东省提出,实施品牌培育行动,因地制宜培育一批区域特色品牌,打造“食在广州”城市品牌与“国际美湾”招牌;浙江省提出,到2025年创建一批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的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品牌强省建设取得很明显的成效。通过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越来越多产自地方、植根地方的好品好物,迈出家门走向全国,突破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短板,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和信赖,也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也要看到,区域公共品牌的结构反映的是一个地方产业的结构,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是由重塑一条条产业链、扶持一个个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打造一款款“好品”构成的,归根到底是软实力、硬实力协同发力的结果。品牌的建设和打造要良好的政策环境,更有赖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体系的优化升级。因此,对于各地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把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与一个地方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提高产业高质量发展质量、健全行业标准等结合起来,让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引领产业升级的方向。产业有前瞻性,技术有硬实力,产品存在竞争力,品牌才能立得住。

  入选区域公共品牌的企业,也不应滋生一劳永逸、“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心态,而是要通过持续提高质量夯实品牌根基,通过创新产品提升品牌含金量。各地不妨探索建立区域公共品牌动态管理机制,做到入围品牌有进有出,并规范品牌形象标识使用,建立不一样的品牌的差异化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搭建追溯防伪数据库等,多措并举将区域公共品牌树立起来、传播出去,提升市场竞争力。(祝伟)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马上就要来临。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一直在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经营销售的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会化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育学生的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逐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大家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化的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化的经济成为中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精准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逐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身个人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体系、传统产业与新兴起的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联系电话

1380883905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